投資界12月4日消息,在今天舉行的清科2013股權投資年度會議上,江蘇高科技投資高投集團董事長徐錦榮認為三中全會后,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的有效結合將會成為VC/PE行業的一股重要力量。大資管時代下,品牌化將成為決定機構成敗的關鍵。
?
資產管理不是誰都能做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放開,大資管的理念越來越大,伴隨著牌照紅利的消失,將有愈來愈多的金融機構涉獵其中。在徐錦榮看來,中國資產管理前期受到很多制約,金融產品必須要審批,必須有牌照,所以給資產管理市場帶來很多資源和障礙,從去年開始,特別是三中全會《決定》給了機構很大的鼓舞,未來資產管理時代的領域越來越寬廣。
但并不是所有機構都適合大資管時代。“有些機構可能會成為大而全的資產管理機構,但小機構要做資產管理更應當謹慎,多元化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多元化也并不意味著多點開花,而是每家機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某幾個領域進行深度開拓。”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小而專的機構沒有機會,徐錦榮認為,小而專的機構應該有冷靜的思考和自己的判斷,對自己的定位有清晰的認識,只要在某一領域有自己的專業度,依然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機制決定國企做投資成敗
在國企做投資中,江蘇高投轉型比較成功。徐錦榮總結道:國有企業做投資的關鍵在于機制。雖然江蘇高投主要全國資背景,但管理公司的機制更接近市場化。在管理結構上,江蘇高投是以個人、自然人相結合的一種形式。“怎么樣解決體制機制問題,是決定國有做投資的根本問題”
此前的三中全會提出要支持成立若干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對于目前的國有投資公司來說勢必需要做一些改變。“未來我們公司可能做成混合型,國資和民資融合的機制。”據徐錦榮介紹,今年準備在管理公司層面合伙人或者自然人持有一定股份,從產權的層面和股權層面徹底解決國有企業原來的一些弊端或者發展中的一些障礙,
盡管VC/PE在今年都碰到了募資難問題,但并非所有都募資不利。徐錦榮認為,過往的投資業績將決定未來募資成敗,投資人員的組成和此前的回報率將決定募資成敗。“投后管理、風險管控將成為決定一個機構的品牌關鍵,而這種品牌價值將使得機構兩極分化。”(據12月4日 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