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做投資,回報率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洪波認為,盛大此前的投資很難說哪一個十分成功,盛大一直是一家做實業的公司,似乎缺乏投資的天然基因 ]
嚴格來說,盛大已難以再被稱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它正在朝著金融公司的方向緩步行進。
近日,盛大高投集團旗下的盛大游戲完成私有化財團重組,兩家證券公司和一家來自寧夏的羊絨制品公司取代了完美世界等原有成員,將收購盛大游戲58%的股份。盛大內部卻表示,不會放棄游戲行業。
但在部分互聯網業內人士看來,不放棄不代表盛大還像以前那樣對旗下游戲親力親為,它或許會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國內的網游市場。
人事變動、外界猜疑……這家盛極一時的互聯網公司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在轉身投資控股高投集團的過程中,盛大網絡可謂優劣勢參半,如何利用好手中的大筆資金當好“幕后軍師”,已成新課題。
盛大游戲何去何從?
“盛大已經轉型為一個投資控股高投集團,那我們更要學會從更理性、更職業化的角度,來和游戲共同成長。”9月3日,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在一封內部信中針對外界猜測盛大游戲將被出售做出回應:盛大不會退出游戲。
引發這一言論的是當天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重組的消息。東方證券、海通證券,以及中銀絨業作為新成員進駐財團,盛大網絡退居第三大股東。
此前加入該財團的Primavera(春華資本)、完美世界、FV Investment Holdings、CAP IV Engagement Limited則宣布退出。該財團是盛大游戲的控股股東在今年1月27日為其私有化而設立。
財團重組后,有關盛大游戲欲借殼中銀絨業在國內A股上市的說法甚囂塵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致電中銀絨業董秘,對方稱一切消息以公告為準。不過,從8月25日至今,中銀絨業一直停牌,公司多次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
互聯網獨立分析師洪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不排除傳統實業公司借網游等熱門互聯網概念炒作的意圖。他舉例說,像湘鄂情不久前宣布進軍云計算和大數據,收編快播開發團隊等一系列舉動,或許也有此意。
作為盛大游戲私有化財團原成員之一,之前完美世界洽購盛大的游戲業務已取得深入進展,但這次突然宣布退出,且未明確原因,在外界看來是一件蹊蹺的事。洪波認為,或許完美世界已不看好盛大游戲的價值和前景;另有人士評論,或許盛大游戲的A股上市計劃與完美世界的構想有沖突。
陳天橋在內部郵件中說:“我們這么做是為了能夠放手讓游戲在一個更大的市場上,在更認可游戲的投資者眼中,在廣闊的天地里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其中,“更認可游戲的投資者”即被外界解讀為A股市場。
“實際上,盛大游戲已經被賣了。”易觀國際分析師薛永鋒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盛大網絡已退居盛大游戲第三大股東,在國內市場對網游估值相對更高的情況下,未來盛大游戲可能會變成一個沒有創始人掌舵的公眾化公司,套現得到的一筆豐厚資金將可能用于其主業投資領域,也包括投資一些移動端游戲等。
財報顯示,目前游戲依然是盛大的“現金牛”。易觀國際對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客戶端網絡游戲市場的統計顯示,騰訊、網易、盛大分別以51.43%、15.91%、6.29%的市場份額占據前三位。
此外,盛大文學是目前高投集團旗下為數不多被業界看好的業務之一,有自己的線下圖書市場,而且影視劇的改編權賣價也不錯。但洪波認為,近一段時間,盛大文學在人才、作者資源等方面被騰訊和百度分流得比較厲害。外界猜測不排除文學業務未來被出售的可能。
轉向投資高投集團優劣勢參半
盛大高投集團高級總監諸葛輝近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盛大網絡將淡化濃厚的游戲公司色彩,轉而退居幕后,以資本運作和扶持創業孵化的角色繼續在游戲和文化娛樂領域叱咤,而未來投資的重點領域將在緊扣互聯網的基礎上,向娛樂等其他領域拓展。
自2011年11月以7.36億美元將盛大網絡私有化后,陳天橋就希望將公司逐漸轉型成一個投資控股平臺,從原來做實業、做經營,逐漸轉向以投資控股、資本扶持的方式做大游戲和文化行業。
但在曾任職盛大的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眼里,事實上早在2005年,陳天橋就已經做出了轉型嘗試,第一次是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的盛大盒子計劃。游云庭說,與持續的一線運營能力相比,陳天橋更擅長做投資,他算得非常精明,而且有前瞻性。
記者從盛大高投集團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目前盛大高投集團在投資控股上的架構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塊是PE業務,鎖定互聯網文化領域,包括盛大游戲、盛大文學,由控股轉為參股的酷6等,這塊業務是盛大的老本行。
第二塊是風險投資VC部分,包括之前投資的墨跡天氣、格瓦拉、安智市場以及其他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投資。諸葛輝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目前盛大旗下已設立了一個總計約30億元的基金在運作VC風投。
第三塊業務涉及文化園區的經營服務,即文化不動產。比如在浦東新區建設的占地70多萬平方米的“盛大天地青春里”,初衷是做創業公司的孵化器,為其提供創業場地和資金扶持。下一步,該模式將在其他地區復制推廣。
此外,盛大網絡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也有所嘗試,比如盛大Youni(有你),在社交工具中加入移動支付功能等。
薛永鋒認為,盛大在資本運作領域是有資歷的,像2012年出售浩方和邊鋒時,兩者的估值已經達到最高點,得到了不錯的投資收益。在他看來,在轉型投資平臺后,盛大的一個優勢是手中有大量資金可以支配,布局啟動較早,已投過很多企業并積累了經驗;但另一方面,整體上由一個做實業的公司轉向金融行業的投資公司,架構的搭建、體系的準備以及人員變動等將構成挑戰。
既然做投資,回報率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洪波認為,盛大此前的投資很難說哪一個十分成功,盛大一直是一家做實業的公司,似乎缺乏投資的天然基因。
此外他分析,陳天橋認為家族企業是更先進的管理方式,會對公司更負責,但實際上家族企業可能在人才的吸納方面面臨很多問題。
不過,已摘掉網游公司帽子的盛大網絡正在朝著掌舵人陳天橋選中的方向前行,至于前路能走多遠還尚需拭目以待。(據9月10日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