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層基金目前被認為是保險資金幫助高科技行業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工具。其是介于股權與優先債權之間的投融資形式;相較于傳統融資,資金安排形式靈活、期限較長,相對于股權投資對企業的控制程度低;對股權人而言,通過固定利率等方式,其費用低于股權融資,對股權人體現出債權的特點;對債權人而言,權益低于優先債權,對原有的債權人體現出股權的特點。
在獲準進入PE市場4年之后,險資迎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前不久出臺的“新國十條”首次明確,險資可涉足投資領域,鼓勵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允許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夾層基金、并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等私募基金。
在保險機構如何推進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的討論中,新開放的夾層基金成為保險資管、PE等業界關注的焦點。有業內人士認為,夾層基金可以作為保險機構開展私募業務的重要突破口?;诖?,前期規模較小的夾層基層有望得到快速發展。
夾層基金兼具兩大優勢
夾層基金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的一種類型。夾層基金是杠桿收購、特別是管理層收購(MBO)中的一種融資來源,它提供的是介于股權與債權之間的資金,它的作用是填補在考慮了股權資金、普通債權資金之后仍然不足的收購資金缺口。
對于融資企業來說,典型的夾層基金融資結構可分為三層:銀行等低成本資金所構成的優先層,融資企業股東資金所構成的劣后層,以及夾層資金所構成的中間層。優先層承擔最少風險,同時作為杠桿,提高了中間層的收益。通過這種設計,夾層基金在承擔合理風險的同時,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高收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夾層基金有兩大特點。一是兼具股、債特性。夾層基金為融資方提供介于高級債權(銀行信貸)和股權之間的夾層資本。在國外,夾層基金的投資工具通常為次級債、優先股、可轉換債權等標準化或非標準化金融工具。而國內主要是以兼具股、債特性的非標準化工具進行構建。
二是具有多層次融資結構平衡安全性和收益性。在企業融資結構中夾層基金為優先債權提供安全保障,降低杠桿率;大股東為夾層基金提供信用增級,在固定收益目標無法實現時給予補償。夾層基金內部采用私募股權基金通用的一般合伙人(GP)、有限合伙人(LP)出資和利潤分配模式。因此,對于一個最基本的夾層基金交易,最低收益率受融資企業的優先債權成本影響,安全性由大股東提供保障,而超額收益率決定于企業經營前景。
“夾層基金目前被認為是保險資金幫助高科技行業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工具。其是介于股權與優先債權之間的投融資形式;相較于傳統融資,資金安排形式靈活、期限較長,相對于股權投資對企業的控制程度低;對股權人而言,通過固定利率等方式,其費用低于股權融資,對股權人體現出債權的特點;對債權人而言,權益低于優先債權,對原有的債權人體現出股權的特點?!比A創證券相關人士介紹稱。
國內夾層基金規模仍很小
夾層基金在海外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并成為國際保險機構的重要投資工具。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夾層投資基金開始興起,目前全球總共有313家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從事夾層基金業務。
在發達國家,大型保險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通常會建立專屬私募股權投資平臺。據人保資產保險與投資研究所魏瑄介紹,安聯高投集團下屬Allianz Private Equity GmbH、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下屬DB Private Equity Markets 等均有著多年投資實踐。其中,原屬于安盛高投集團的PE平臺是世界上最大的PE 投資公司之一。
安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成立于1996年,初始投入1億美元,曾是安盛保險高投集團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平臺。2013年9月,公司正式從安盛保險高投集團獨立出來,更名為Ardian。目前安盛保險高投集團持股23%,高投集團內保險資金是其主要資金來源。截至2013年底,Ardian 管理私募股權規模達470億美元,18年間平均復合增長率達18%。其中夾層基金現存規模40億美元,占比8%。
根據國外成熟經驗,夾層投資對于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等在內的對投資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機構投資者吸引度較高。自2013年開始,國內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已經逐步向夾層基金注資。有報道稱,國內主要私募股權機構如鼎暉、中信產業基金、國開金融、弘毅投資等均已設立了自己的人民幣夾層基金,或已涉足夾層業務。
不過,由于政策限制,國內夾層基金在私募股權投資中的業務規模仍很小。據投中研究院統計,2013年PE新募基金中,夾層基金的數量僅為3只,募集金額在所有新募基金中只占0.3%,約為2億美元。
或成險資推進PE市場突破口
夾層基金或將成為保險機構拓展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的一個突破口。而針對保險機構如何開展夾層基金業務,業內人士也提出了不少建議。
首先,在基礎設施領域先行試點夾層投資。目前保險機構在基礎設施領域積累了一定的直接投資經驗,可先從基建項目試點夾層投資方式。事實上,在股權投資計劃中或股權型項目資產支持計劃中,國內保險機構已經嘗試使用“類夾層”的投資模式。即保險資金以股權形式進入,但投資期限明確、最低收益率固定、投資方式“明股實債”。保險機構也可根據市場需求、借鑒國內外PE基金的經驗,對擬開展的夾層投資在融資結構、信用增級、退出模式等方面進行全面、專業的產品設計。
其次,投資領域逐步擴展至戰略新興產業。相比基建、房地產等領域,中國小微企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具有更廣闊的成長前景。因此,在具備一定的夾層投資能力后,保險機構可嘗試參與小微企業、戰略新興產業的融資項目,為相關領域儲備項目資源和投資經驗。
再次,從單一項目投資逐步過渡至夾層基金。以基金的形式募集資金,投向若干目標企業或項目有助于在空間上分散私募股權投資風險。相關理念已在國內保險機構的一些股權型項目支持計劃中有所體現,如中國人壽作為LP參與的“國壽(蘇州)城市發展產業投資基金”、中再資產作為優先級LP參與的“中再—嘉凱城城鎮化發展基金”等。
最后,適時發起設立直接股權投資項目和基金。從國際經驗看,成熟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下屬私募股權投資平臺一般仍以直接股權投資為主,夾層基金占比并不高。通過夾層投資的方式成功啟動私募股權投資業務后,公司應盡早著手發起直接股權投資項目和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夾層基金參與的交易可以作為股權投資重點考察的標的。(據9月18日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