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忌1982,少妇性按摩无码中文A片,色欧美在线视频,日韩第一色

口腔里的“印鈔機”被VC/PE們盯上了
2021-07-13

提到牙科行業,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兩個字——暴利。

與暴利對應的,則是貴——動輒上千、上萬的花費甚至讓不少人感慨“一口牙等于一輛寶馬”、“第一批90后因為看牙已經破產了”……

不過,盡管牙科消費如此令人肉疼,看牙的人卻越來越多。主要驅動因素有兩點:一是關于口腔健康;二是在于提升顏值。特別是在當前顏值經濟的帶動下,牙齒矯正幾乎成為了口腔消費的一股潮流,消費者為之買單的意愿愈發高漲。

隨之而來的,即是生意端的火熱。如今,不管是專注口腔護理的新消費品牌,還是定位于隱形正畸的醫療服務企業,均有大批玩家涌入,并且得到了資本的競相追逐,包括紅杉資本、字節跳動、高瓴、梅花創投、IDG資本、DCM中國、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及大公司早已紛紛入局。

可以說,在以90、95后為主流的新消費時代,一場兼具美與健康需求的“口腔革命”正在被快速引爆。

有企業30天拿下兩輪融資,“這個領域將誕生更多獨角獸”

先來看口腔護理賽道的資本熱度。

2021年2月3日,口腔護理品牌“參半”完成A+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清流資本與梅花創投跟投;緊接著1個月后,即2021年3月12日,天眼查顯示,參半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字節跳動。

同賽道的另一家企業“BOP”也得到了投資人的加持。2021年3月4日,BOP完成A輪融資,大望資本與青銳創投投資;僅3個月后,2021年6月,BOP又拿到了一輪1.6億元的融資,由DCM領投,光速中國跟投,老股東BAI資本和海闊天空創投(Beyond Venture)超額跟投。

而這兩家也僅僅只是牙膏、漱口水等品類的玩家代表。口腔護理賽道的另一大品類電動牙刷、沖牙器等小家電品牌同樣備受資本的青睞。比如素士、直白等,進場資本包括昆仲資本、順為資本、毅達資本、景林投資、嘉御基金、元創資本、弘暉資本、遠翼資本等。

資本對這一賽道燃起熱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需求側的規模性釋放。投資人林卿對投中網表示,口腔護理產品的需求不是風口型需求,而是已經相對成熟的市場需求。尤其是以一二線為主的90后新消費人群對于口腔護理產生了新消費需求,這些新需求具備很強的社交屬性,比如美白、口氣清新等。

其次是科技消費品的邏輯驅動。在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看來,口腔賽道的崛起符合中國年輕人一代關注自我、希望用到更多更好更有科技感的產品的消費理念。“口腔護理是一個很大的賽道,這個領域迎來了很重要的行業拐點,用科技去改變這類消費品,符合我們投科技消費品的邏輯。”

昆仲資本創始合伙人姚海波也對投中網提到,一切消費品都值得通過智能化再做一遍。“伴隨消費人群的迭代,口腔護理的潛在需求也在被逐漸打開。”

面對這一新消費趨勢的加速起勢,資本們也在繼續尋找著新的投資機會。吳世春直言,“我們也在不斷地看其他項目。因為有些項目還在水下,不方便公布,但我們相信口腔這個領域里還會出更多好項目、誕生更多獨角獸。”

顏值不夠?整牙來湊

除了主打健康的口腔護理之外,可直接改善牙齒美觀度的隱形正畸也受到了資本的熱捧。

就在上個月,有著“中國正畸第一股”之稱的時代天使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股價一度飆漲183%,市場火爆程度可見一斑。而其背后,也出現了資本大佬高瓴的身影。在一級市場,有著醫療與醫美雙重屬性的隱形正畸賽道正處風口之上。

來看看近期這一賽道的融資案例就知道有多火了:2021年7月8日,隱形矯正公司深圳牙領科技宣布近日獲得20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2021年6月,數字化牙科智能醫療服務公司“微云人工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由金茂資本領投,熠美投資、英國家族基金等機構跟投。3個月前,該企業剛剛完成一輪1億元融資,投資方為多家海外家族基金和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數字化隱形矯正企業“悅笑科技”、牙矯正品牌運營商“元氣美牙”、牙齒隱形矯正平臺“FourSmile福斯曼”均得到了資本的追捧,加持機構有卓德投資、IDG資本、真格基金、頭頭是道投資基金、策源創投、綠洲資本、弈秋資本、元璟資本、日初資本、坤言資本等。

微云人工智能創始人劉鵬曾對投中網直言,“原來我們去做種植,去做修復,做根管治療都是出于功能性需求。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他們更想做的是美白或是隱形正畸,這都與顏值經濟直接掛鉤。”

換句話說,隱形正畸賽道吸引資本關注的底層是由變美剛需催生出的巨量市場空間。

根據Data《健康生活消費趨勢報告》,“口腔問題”對消費者而言已嚴重影響個人形象,其中72%的消費者認為口腔問題會影響社交自信度,67%的消費者認為口腔問題影響外貌顏值。在不少消費者眼中,整牙就等同于整容。《2020年口腔醫療白皮書》提及,36.2%的消費者會因為“想讓自己口腔(牙齒)形態更好看”而選擇口腔治療。

剛開始配戴隱適美的95后郭燦意告訴投中網,其身邊就有許多通過整牙后顏值飆升的成功案例。“雖然沒有整容那么夸張,但對于臉型的改變的確會有幫助。牙齒整齊了,人也自信了許多。”

《中國正畸消費者白皮書》數據指出,中國目前有3.78億的潛在患者人數。但同時,中國隱形矯治市場仍處于萌芽階段,可以說是一片非常藍海的市場。2020年,中國的錯頜畸形病例約為10.4億例,在經治療的310萬例錯頜畸形病例中,僅11.0%采用隱形矯治器治療,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口腔新消費背后,90后“怕死又愛美”

事實上,一直以來,口腔健康都是中國人需要關注的一大問題,只不過過去人們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相對偏低。《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全民口腔患病率高達97.6%,達到口腔健康標準的僅有0.22%。

其中,97%的成人患有牙結石,88%的成人患有齲齒,85%的成人有牙齦問題,再加上牙齒敏感、口氣問題、牙漬、牙菌斑,構成了中國人最常面臨的7大口腔問題。根據2008年在北京、廣州、上海、南京等地對千名職場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9成被訪者不同程度地被這7大口腔問題所困擾。

而在口腔護理意識的覺醒上,年輕一代的90后、95后們表現明顯更為強勁。

根據《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在2020年口腔消費用戶中,20-25歲占比26%,26-30歲用戶占比33%,90后仍為主力人群。天貓國際數據同樣顯示,進口口腔產品在各年齡階段的人均消費全新上漲,95后人均消費增速最快,人群消費占比超過50%。

關于口腔的這一系列消費,其實完全可以掛上時髦的“新消費”帽子。與其他火爆的新興消費浪潮無異,口腔新消費的背后動因,離不開當前主流消費人群90后的新消費特征——既追求健康,又極看重顏值。

以至于,為迎合消費者的喜好,一些口腔護理品牌在外觀設計上極其追求精致度,在營銷上還打出了“口腔美妝化”、“美沒有盲點”等概念。

“社交屬性為口腔護理產品的迭代提供了新的驅動力。”林卿表示,傳統口腔護理產業是一個相對低消費關注度的品類,這決定了產業整體運營水平和迭代能力不強。而新消費趨勢起勢后,渠道的線上化率在不斷提升,這變成了口腔賽道優化的一個新加速點。

就企業的發展角度而言,抓住90后口腔新消費的需求痛點僅僅只是第一步,讓品牌更堅實的打法在于產品創新力。尤其是在行業發展初期與群雄逐鹿階段,整個賽道面臨產品同質化壓力,只靠一兩項的業務領先遠遠不能破局。

正如吳世春所說,“企業的打法需要綜合。只有保持創新、保持對市場的敬畏、保持對消費者的理解才能成為這個品類的品牌‘常青樹’。”

(應受訪者需求,文中林卿、郭燦意為化名)


(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