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忌1982,少妇性按摩无码中文A片,色欧美在线视频,日韩第一色

今年最大市場化綠色母基金,來了
2021-11-18

日前,國能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近日正式在京成立,國家能源高投集團資本控股公司簽署子基金合作協議及項目投資協議。此次成立的基金整體規模達150億元,是今年綠色低碳領域最大規模的市場化母基金。據悉,該基金已于9月29日完成工商注冊,10月18日完成了首批實繳出資。

這并非個例。VC/PE們在這場碳中和熱潮中早已開始行動。今年以來,多支碳中和專項基金紛紛誕生,越來越多VC/PE開始將ESG、碳管理列為投資決策的必選項,這是以往前所未有的景象。

母子基金規模150億元

有望撬動600億投向綠色低碳

據了解,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是國家能源高投集團資本控股公司,聯合國家能源高投集團三家核心上市公司中國神華、國電電力、龍源電力共同發起設立,旨在為國家能源高投集團新能源投資及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基金由資本控股公司所屬國能私募基金公司負責管理、運作。

該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構運營模式,母子基金整體規模達150億元,其中,母基金規模為60億元,資本控股與中國神華分別出資20億元,國電電力與龍源電力分別出資10億元。基金投資運作后,預計可撬動約600億元資金,投向綠色低碳產業。

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為低碳項目投資并購、國家能源高投集團主業和產業鏈上下游戰略性項目、國家能源高投集團重點科研項目轉化及產業化應用、成員單位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領域。

對于此次成立該基金,國家能源高投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蔡安輝表示,“國能綠色低碳發展投資基金擔負著國家能源高投集團產業投資、資本運作、并購投資等諸多重要任務,必須充分發揮好這塊國有資本投資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

國家能源高投集團資本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景東表示,“未來將把基金努力打造成高投集團產業投資的新引擎,資本運作的新工具,并購投資的新手段,不斷擴大國有資本的帶動力、影響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成為高投集團公司國有資本投資改革的排頭兵,做好產業金融和低碳基金這篇文章,不斷推動高投集團公司實體產業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今年以來已有多支碳中和相關領域母基金成立。

今年6月底,國網新興產業基金母基金(工商登記名稱為“國網新興(上海)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登記設立。該基金依托英大產業基金公司開展市場化融資投資,聯合國網上海、山東、江蘇、浙江電力省管產業單位,按照市場化方式發起設立國網新興產業基金母基金,認繳資金規模10億元。母基金設立后,將針對不同的新興產業形成若干子基金,預計“十四五”期間母子基金總規模將達到150億元。

時隔一個月后,中石化碳中和母基金也簽約設立。7月底,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山東山科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中石化碳中和母基金《合作備忘錄》,聚焦于能源結構轉型等領域的合作。據了解,中石化碳中和母基金第一期規模50億,山科控股是中石化資本在山東唯一的碳中和基金管理合作方。該基金將對山東省減少碳排放、完成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產生積極影響。

缺口近3萬億

現在,無VC/PE不投碳中和

今年,碳中和熱潮正席卷創投圈。

資料顯示,2021-2060年,我國綠色投資年均缺口約3.84萬億元,其中,2021-2030年平均缺口約2.7萬億元,2031-2060年平均缺口約4.1萬億元,碳達峰以后資金缺口呈現明顯擴大趨勢。

同時,一系列相關政策也在加速落地。近日《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印發,明確指出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持;研究設立國家低碳轉型基金;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

當然,嗅覺敏銳的VC/PE們早已開始行動。今年1月22日,由國家能源高投集團、中國國新、中國東方聯合發起的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伙協議在北京簽署。該基金整體規模為100.2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風電、光伏產業,以及氫能、儲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的新技術項目。

緊接著在2月1日,包括綠動資本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組成的財團,宣布擬以5.1億美元現金收購杜邦清潔技術公司。綠動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白波表示,該交易的特殊意義在于,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將該公司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更完整地引入,與中國工業和能源化工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目標相結合,同時促進國際間在綠色技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

隨后,第一支碳中和產業基金官宣成立。上市公司協鑫能科3月21日發布公告,將與中金資本擬合作發起設立一支以“碳中和”為主題的產業基金——中金協鑫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基金總規模不超過100億元,首期規模約40億元。

同月,遠景科技高投集團與紅杉中國宣布,將共同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的碳中和技術基金,投資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領域的領先科技企業,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談及設立該基金的初衷時談到:“過去16年,我們持續推動碳中和創新技術在新能源、數字經濟、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價值重構,支持了一大批創業企業快速壯大,但這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聯手遠景設立碳中和基金,共同探索更常態化、系統化的低碳創新應用方案。”

7月,山東省青島市也發起設立了“100億碳中和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由青松資本和城陽區政府共同發起,是目前國內同類城市中政企共同參與設立的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碳中和專項基金之一。

正如某知名PE機構負責人所言,以雙碳和ESG理念為導向的投資理念,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會具有抗周期波動、抗系統性風險的功能。從更大層面來說,“碳排放權就是發展權”,未來的很多評判標準都將被重構。

毫無疑問,碳中和是人類新發展的必由之路,但也將是一場漫長的征途,因此VC/PE更不應缺席這場攸關人類命運的行動。


(投資界)